3Q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八章 盐政中(第1页)

后世常有人说明亡于万历,也有说明亡于嘉靖的。其实抛开明代祖制和封建社会自身劣根性不谈,从政务实操层面上来说,明代灭亡的第一个多米诺骨牌,是叶淇推倒的。

在盐法初坏之时,弘治帝若能头脑清醒,明白开中之法对明朝边防的重大意义,就不会被叶淇忽悠改为盐引折色,而应该反向解决开中法出现的问题。

改了盐引折色后,直接带来的三个破坏性后果:一是朝廷虽获得了年入百万两银子的短利;但数年之后彻底崩坏的开中法让九边粮草转运成本激增,最后增加到数千万两以上。到崇祯时,虽狂加辽饷,仍杯水车薪。

二是商垦荒废,致使边地粮价高企,形成恶性循环。九边日益高涨的粮价导致财政枯竭,而被财政枯竭压垮的朝廷继续搜刮民间,最后积重难返。

三是继续加重了边防和内地的吏治腐败。盐引折色之后,自弘治帝以降,皇帝大肆滥赏盐引,再加上九边文官、武将偷卖,户部发引前被请托等等,导致盐引大量集中在权贵豪商之家和内廷大珰之手,他们都将持引获利视为平常。开中取引的正经盐商守支多年,破产者数以千计——朝廷付出了盐利流失和边防粮草自行转运的双重代价,仅仅富了这些食利阶层。

因此,万历初年的有识大臣例如王国光这样的,向朱翊钧喊出“大明危矣!”这样的振聋发聩之音,就不足为奇。

朱翊钧听几个人细细讲解了开中法崩溃的危害之后,心知盐政兴革的越早,朝廷财政失血的情况就会改善的越早,对以后的改革其利甚大,不容怠忽。

理了理思路,朱翊钧问道:“弊端已知了,如何兴革?”说完,目视张居正,看看这能臣有什么好办法。张居正则示意王国光,让他回奏。

王国光道:“臣等商议了,有向前、向后两法。向前则比叶淇变法更进一步,用‘窝本’之法,逐年消化掉未支盐引,重鼓盐商之心;向后则利用今年晒盐,产盐量大的时机,将未支盐引全数兑付,退回开中之法!”说完,细细解释何为“窝本”之法。

窝本之法在原时空由袁世振在万历四十五年提出,但此前朝廷已经讨论多年。以王国光之能力,此前已知皇帝要兴革盐政,脑花儿一冒泡,就得出了和袁世振同样的办法:

();()  将天下所有盐引(未支)和新发的分为十纲,每年一纲为旧引,另外九纲为新引,称为窝本。九纲新引由商人直接向盐场收购运销,从此朝廷不收盐。收买和运销权都归于盐商,盐商的窝本可以世袭。

这种方法针对的是朝廷盐场壅积——晒盐增加后的必然结果和盐商守支的现状,一举解决了官盐销路和盐引积压问题,只要加大打击私盐的力度,除了九边粮草问题未解决外,基本解决了现存问题。

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将积压的盐引分多年消化,权贵豪商不至反弹——算是将此时盐利的灰色分肥合法化。

王国光将窝本之法细细讲了,朱翊钧听明白后,问道:“朕有几个问题。”

“一是天下盐场总产量多少斤?灶丁户数和口数多少?今年全数晒盐,预计增加产量多少斤?积存未支的盐引有多少?”

王国光等情知免不了此问,早有准备,此时回道:“皇上,万历元年,全国产盐四万万九千余万斤,有灶丁一百二十六万八千有奇。”

顿一顿道:“此时未支盐引户部不能全部掌握,从嘉靖元年开始统计来看,计有四百二十万小引,八万万五千余万斤。”

听王国光说产量居然能达到接近五亿斤,朱翊钧心里有了数,示意他接着说。

王国光又奏道:“按皇上去年的旨意,此际两淮、两浙、福建、广东等盐司应在兴建晒盐滩场;山东、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到今年六月,有条件的,都把煎盐转晒盐。若督促得力,臣估摸着或能增产一倍。到明年年底或能到十五万万斤。”

朱翊钧听了点点头,问道:“晒盐场兴建过程有何难处?”

王国光回道:“回皇上话,各地晒盐场皇上都派了去年已经学会晒盐的中官和匠户指导,选址平滩,立闸引水都没什么问题。唯有工程浩繁,各地盐司无银米、工料可支,或有为难者,恐不能如期完工。”

朱翊钧听了,对张居正道:“盐场之兴革,为万历二年之头号工程。老先生随后要发朕的旨意,让属地官员全力以赴,保障支援。另外,朝廷要立即派钦差查看,督促各地加紧施工,若有怠玩的,严惩不贷!”张居正应了。

();()  朱翊钧又问王国光道:“年产近五万万斤,此时盐价多少?”

王国光道:“回皇上话,盐价由引价定,引价由米价定,米价由边防远近而定。万历元年,九边淮盐引价大致为一小引二百斤半两银,按官文算大概四斤盐七文钱。此为盐商取盐之本也。”

张居正此时接过话头道:“但盐商取盐后,加上运费、钞关之费和额派摊加,至京师售卖时,盐价大概三十官文一斤。其他地方,视离盐场远近不等,低者二十官文,高者二、三百官文一斤。”

朱翊钧听了,惊呼道:“最高接近半两一斤?”张居正点头称是。

朱翊钧眼睛不知道往哪里看,心里面抓心挠肝的想打人。冷笑问道:“就算三十文一斤,百姓吃得起吗?!”

张居正等大臣通通默然。朱翊钧冷静了一会儿,又问道:“半两一大引,盐税多少?”

见皇帝问的逐渐深入,王国光目视张居正。张居正回道:“回皇上,每小引盐价中,二钱为税。去年发引二百四十五万,折色和开中加起来,朝廷共收一百一十万两,约为太仓银之小半。”

朱翊钧听了点点头,又问道:“盐场产盐,每斤盐本钱多少?”

张居正道:“皇上,盐场产盐乃灶户之征课,朝廷没算过灶户煎一引盐成本多少。”

王国光接话道:“皇上,臣因兴趣,自家倒是算过。每一大引计人工、柴薪之费,各盐场虽然不等,但平均计银约六分,每斤约一文出点头。”

朱翊钧心算了一下,问道:“盐商四斤七文从盐场拿盐,剩余半文哪里去了?以五万万斤计,一年三十五万两!”众臣又默然。左侍郎陈瓒想回说养盐司官、兵,回头一想这些人都有俸禄、饷银,又把那话儿吞进去了。

朱翊钧听了半天,心里渐渐有了决断,但决断之前,还是先问张居正道:“老先生如何看?”

张居正沉吟道:“若用窝本,诚为良法。然则九边之累无有了时;若仍开中,旧引尽支,盐价必大降,盐商无利可图,仍开不得中也。难!”

热门小说推荐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简介关于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晚晚穿书了!穿成了被大暴君处死的短命炮灰小公主。晚晚小手一摊死就死吧,反正三年后你们的脑袋都会被男主砍下,然后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在城楼上。听到晚晚心声的大暴君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城楼上?朕绝对不允许!晚晚本以为自己立马就嘎嘎,可不曾想暴君一家竟能听见她的心声。面对恶毒皇姐的找茬,晚晚心里吐槽道不和短命鬼一般见识,谁让你最后死得最惨呢,对,就是你身边那个小白脸暗卫,到后面他直接把你卖进窑子里,你的下场惨得咧!面对受奸人蛊惑意图推翻太子坐上东宫宝座,最后却被太子嘎嘎的二皇子,晚晚二皇兄真是傻,好好的夺什么权呀,本来脑子就笨,太子比你聪明,你跟他斗,这不是找死吗?面对长了嘴却不解释最后惨遭丢了老婆的太子,晚晚哑巴老婆哭了还会用手语惹老婆开心,你长了张嘴却什么都不说,活该你孤寡到死!后来,刚出场没过久的男主被大暴君一剑砍死。五公主的暗卫因为和宫女偷情被活活打死。二皇子放弃夺权专心习武,竟意外成了天下第一。传闻中貌神离合的太子夫妇竟日渐甜蜜而晚晚莫名奇怪就成了最受宠的小公主。...

我被当做炉鼎三千年

我被当做炉鼎三千年

被道门中冠以废物美人的余音以区区金丹期的修为活了三千年。她本以为自己余生会就这么耗尽寿元,老死离开,却不料在一向待她如亲人的师姐飞升的这一日,现了一丝不对劲。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就再无法回到从前。...

梦寻春秋

梦寻春秋

简介关于梦寻春秋这是一部集历史穿越玄幻悬疑爱情科幻和武打为一体的长篇章回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精彩纷呈,非常值得广大读者阅览的优秀长篇章回小说。...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永和十年,悍匪流窜,恰逢巡抚过境,河宴知县为挽回形象,大造政绩,异想天开决定实行一次富户模拟劫案演练。县衙众人心照不宣,只是逢场作戏。然而被安排扮演劫匪的捕快齐平却有点别的想法。穿越者的我,不能接受平庸!于是,经受无数影片熏陶的齐平决定干票大的。踩点计划训练模拟演习当日,知县望着空荡的街道,突然意识到,剧本变了...

墨似花开

墨似花开

简介关于墨似花开李墨兰天生与亲生妹妹李墨玉相生相克。有一天,李墨兰去到大明寺参拜,方丈大师她颇有缘份,便告诉李墨兰他所看到她的前世做尽坏事才换来今生苦楚。唯一解救办法就是回到前世把这怨业破除,今生才能安享度日...

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

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

简介关于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我本来是一名网管,被骗入缅北缅东三年,真实经历过生死逃亡,侥幸回国被判刑。我亲身经历过缅北十大酷刑之电击水牢蚂蚁上树等。在地狱三年,我亲眼所见毒骡开火车断肢活埋器官暗网拍卖各种奴等你无法想象的世界。所谓,蚂蚁缅北,遍地魔鬼缅北缅北,有去无回。我用血的教训告诉你,不要去缅北,不要去缅北,不要去缅北。那里没有高薪暴富,只有血腥杀戮,没有小哥哥小姐姐,只有魔鬼和扶手。我也规劝那些诈骗犯们,赶快回家吧!不回来,香蕉地风尘场所公海的鲨鱼肚就是你最终的归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