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节 马神甫上(第1页)

天sè渐暮,杨秀清捧着一本孙子兵法在夕阳和蜡烛的光芒下看着,这本书还有一个拉风的名字叫《孟德新书》,按照《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说法,曹cao编了一本共有十三篇的兵法书,取名叫《孟德新书》,后来在张松面前卖弄让人家打脸了。实际上曹丞相根本没写过什么《孟德新书》,孟德公倒是为孙子十三篇做了十三篇注释,叫做《孙子略解》,是研究孙子兵法的必备手册。孙子兵法作为一本成书于秋年间的兵法,他的战术指导思想已经和时代脱节了。但是他的战略思想一直闪烁着光芒。杨秀清就希望能从华夏典籍里学习古老的军事智慧。

杨秀清攻击浔州破坏广东广西之间的粮食贸易,就是依循了孙子兵法中“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的思想。他攻击浔州是为了破坏两广的的粮食贸易,常人以为他要攻浔州,实际上他的真实战略意图在广东。广东就是孙子兵法里的他要夺取的“近”,顺水而下就能轻松从广西转战到广东,但是杨秀清偏偏逆水而上,这就是“近而示之远。”。杨秀清有能力攻击平南却放下平南的向荣,除了太平军没有攻城经验外,还有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向满清的大员们释放一个错误信息:太平军没有多强的战斗能力,属于欺软怕硬的流寇型队伍,只敢攻击守军比较少的浔州,面对平南这样有防御集团的地方只能望而兴叹。

左辅正军师忙里偷闲认真学习《孙子略解》,没办法,他最近事情太多了。

自从离开紫荆山区之后,需要他处理的政务就越来越多,用来看书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布置人手为大军筹集粮草,编组管理辎重的机构部门,还要筹建处理太平军和平民事宜的特殊部门,杨秀清几乎以一人之力从无到有的建设太平军的官僚系统。

另一方面,洪秀全和冯云山也没有起到什么好的作用。他们两位除了宗教神学外还特别喜欢尊周复古。

没错,立志打倒封建大毒草孔老二的洪老二和冯云山都是周礼的崇拜者,他们打算全盘恢复西周的各种制度,比如吏治上的官夏官秋官冬官,官负责礼仪,祭祀;夏官负责军事;秋官负责刑法;冬官负责工程。军事上的五人为一伍,五个伍为一两,设两司马;四个两为一卒,设一卒长;五个卒为一旅,设一旅帅,五个旅为一师,设一师帅,五个师为一军,设一军帅。这种“尊周复古”疯狂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只有寥寥几人干过,而且下场都比较惨淡。

在杨秀清的记忆里,貌似只有王莽,宇文泰,武则天,建文帝这么干过。刨去一边尊周复古一边推进鲜卑化的老粗宇文泰不提,王莽和建文dìdū是玩尊周复古玩到丢了天下。武则天也是从政治斗争角度才玩的这一手,她控制住全力以后又恢复了六部制度。所以说洪老二和冯云山两位一边造反一边玩尊周复古又一边打倒尊周复古的jīng神领袖孔老二,不是一个简单的jīng神分裂就能概括的。

所以面对洪秀全和冯云山的政治意见,杨秀清一概以“大军转战实在是非常之秋,不适宜建立制度,还是等安定下来再说。”这个理由搪塞。

而另一方面,杨秀清也以他的中军大帐为根基建立太平军管理系统。

李俊昌负责主管卫生和儿童教育,这位郎中出身的李先生除了要负责太平军的医疗卫生外还要负责教育女营中的儿童们识字念书,工作压力非常大,最近常常向杨秀清提出要把教育这摊子交出去,专心负责医疗卫生工作。杨秀清的姐夫黄维江负责管理中军大库,管理太平军的辎重。杨秀清还从太平军中选拔了两个能识文断字的家伙,刘绍廷和吉成子辅佐他处理政务,他们都当过学徒,认识字,和杨秀清在起事前就非常熟稔。在真正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之前,杨秀清只能依靠这些亲族来管理。

这也就是政治斗争的无奈,要是杨秀清不去争权,那洪老二和冯云山保不齐会把好好地太平天国搞成会道门组织的集大成者。可他要是争权,那就只能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用仇。

真是苦恼啊,杨秀清揉揉眉头,把书搁到一边,接着盘算着下一步的举措。

最近让他觉得烦躁的事情还有不少。

先是处理大黄江口之战中的绿营俘虏。大黄江口之战,太平军先败后胜,阵斩总兵官赵能臣,不仅缴获了大批物资还俘虏了很多绿营官兵。对如何处理这些俘虏,太平军内部的意见非常统一。无论是吃了败仗的萧朝贵还是没有参与战斗的洪秀全、冯云山,都认为应该杀掉这些俘虏。韦昌辉和石达开也持相同意见。这些绿营兵都是父死子继的世兵,他们的亲戚朋友多半都是绿营兵,而且清廷还给他们开饷,太平军实行平均主义,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出自圣库,一切生产所得都归于圣库。这些俘虏是不可能为太平军所用的,但是杨秀清出于个人感情并不认可杀俘这种行为,但是他一个人也不能和所有人掰腕子。除了他勉力保全了几个俘虏教授太平军将士如何使用缴获的火器,剩下的大部分俘虏都被杀掉了。

然后就是沿途百姓的敌意。

为了达到破坏两广粮食贸易这一目标,杨秀清命令太平军的将士们沿途收缴大粮商手里的粮船。收缴的主要对象针对那些大粮商。这些大粮商一般都是广西的大地主,作为当前社会秩序中的既得利益阶层,他们是太平军天然的敌人。他们在清zhèngfǔ的统治秩序下获得了大量利益,同样,他们也为清zhèngfǔ提供了大量的赋税。而大粮商中的那些地主士绅,同时又是清zhèngfǔ统治秩序里非常重要的一环。打击他们,不仅能达到破坏两广粮食贸易的战略目标,还能动摇清zhèngfǔ对基层的控制能力。

所以杨秀清命令太平军的将士们毫不手软的从这些大粮商“征用”粮船,但这就引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扩大化倾向,不少小粮商的船只都被太平军将士征用了。而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地方士绅作为清王朝统治秩序的一部分,他们在平民中都很有话语权,这些家伙最近正在太平军前进的路线上拼命造谣。有说太平军都是信奉西洋邪教的妖人,是为上回打广州的洋人当前锋的。又有说太平军男女分营,不让夫妻团聚。这句话本来不错,但是接着这句话的下一句话就不能听了。夫妻不能团聚不说,太平军的头领们除了驱逐丈夫们上战场拼命外还肆意yín辱他们的妻女。而且这类谣言活灵活现,好像确有其事一样。

天可怜见,杨秀清作为太平军屈一指的大头目连个媳妇都没有,怎么还能去女营胡天胡地?

“应该下个手令,谁要是谁编的谣言骗够五百人,那编谣言的就斩。”杨秀清气哼哼地想着:“这样看看他们以后谁还敢胡说八道。”

他正在那里胡思乱想,担任他亲卫的杨国清,他的结拜大哥,就跑过来鬼鬼祟祟地嘟囔好几句。

“啊,有个马神甫找我?不见不见,我这么忙,让他该找谁找谁去,要是有人欺负他偷他东西,让他找刘绍廷,要是他想和咱们做生意,让他去找吉成子。”

杨国清又赶紧嘟囔几句。

“哦,是个洋兄弟啊,那让他过来吧。”

杨国清接到指示后一路小跑的去找那位洋兄弟去了。

“帝国主义势力这么快就找上门了?”杨秀清看着他结拜大哥的背影想到,老子是不是要玩玩曲线救国的路子呢?

注:

今天和一位朋友探讨太平天国的事情,提到了冯云山这个人,认为冯云山几乎是太平天国内诸葛亮一样的人物。在我看来,冯云山大概是因为他死的比较早而评价比较高。对冯云山评价最高的应该是李秀成被俘后的自述,忠王认为冯云山的才华和石达开相仿佛。我个人认为李秀成的话未必可信,因为他在太平天国初期位置并不高,是最普通的一个小卒,怎么可能对高高在上的上帝儿子有深入的认识?而李秀成进入高层也已经是太平天国的中后期了。冯云山在太平天国还没有离开广西进入湖南的时候就牺牲了,李秀成的话可信度未必很高。

至于冯云山保护传统文化更是子虚乌有,太平天国所有保护儒家思想和书籍的诏书和政策都是出自杨秀清之手,冯云山这个洪秀全亲戚作为拜上帝会最早的创建者,可以说是深陷宗教泥潭里的人物。他是不可能扭转洪秀全对儒家的恶意的,就如同洪仁玕不能改造洪秀全而是被洪秀全改造一样。孔孟的学生洪秀全反而不如杨秀清这样的烧炭老粗尊重孔孟,大概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的闹剧了吧。

至于冯云山具体如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和陶短房先生的文章。

我才疏学浅,不过是说一个历史味道的白rì梦博各位一笑。但咱至少可以说是每一步剧情都是用心考证了的……至于水平有限导致的种种问题,我一定努力改正。

这是这周六的第二更,如果没意外,以后每周末都会双更的。

;

热门小说推荐
健身教练!

健身教练!

都市职场姐弟恋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漂亮的女人,她们会用性感的伪装将你拉入无尽深渊...

永生世界

永生世界

212o年,人类科技水平再次迈上了新台阶。新种族的诞生,能令意识长生不死的虚拟元宇宙世界,可用时间抗衡绝症的冰冻技术,崭新的资本角斗场眼花缭乱的出现在了地球原住民的眼前。人类与aI如何共存?苟且偷生和自然死亡,哪一个更有尊严?迷茫,对抗,宣泄,呐喊,似乎已成了常态张云溪十八岁生日时,被保姆杀了全家,他怀揣着疑惑来到了一个叫青山神学院的地方。...

我是演技派

我是演技派

前生碌碌无为。后世,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不经意间的触电,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突然让他意识到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此他乐此不彼...

良缘悖论

良缘悖论

简介关于良缘悖论她被亲爹谋财,被亲姐姐谋命。重生后最大的心愿便是觅得良缘,然而良缘难觅,她遇到的都是疯子。懵懂幼子,久病老父,都是教人成长的。可惜穆旭东什么都没有。他的父亲四十二岁便战死沙场,他十七岁失怙至今,孑然一身,背负的唯有国恨家仇。元祚生为至尊之子,却错失至尊之位。生而为人,肩上总有卸不掉的担子,总有一件必须做的事。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受到的伤害,感受的疼痛,都必须默默承受。...

我不是佞臣啊

我不是佞臣啊

何瑾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费尽心思将大明搞得国富民强,四海升平,怎么就成了佞臣?难道是因为搞事情的过程中,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亦或者是个人魅力太大,跟皇帝的关系很铁?不就是边改革,边享受...

当绿茶重生八零搞内卷

当绿茶重生八零搞内卷

精品好书,尽在咪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