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杨景辰回道:
“文选司郎中周家椿,今年三月的时候由稽勋司郎中转任。”
“风评嘛,臣上月才到吏部任职,对此还不清楚。”
微微点头,朱由检表示明白。杨景辰没有在这个时候乘机夸赞,说明周家椿的风评不是很好,或者他和周家椿的关系不怎么样。
无论哪一点,都让朱由检有些不放心。想到阉党倒台后官员会有大变动,朱由检下令道:
“文选司事务繁多,现在还需要给朝中官员加衔、确定常朝官人选。”
“朕以为当派一位侍郎亲掌,杨爱卿就先管着吧!”
“尤其是官员没有考满需要推升时,名单一定要由你这个管文选司的侍郎确认,常参会议决断。”
杨景辰闻言一喜,对自己一个侍郎亲自去管文选司没有丝毫不满。别看文选司郎中的官位不大,但是全国官吏升调、推升廷推名单,都由文选司郎中确定,堪称位卑权重。
皇帝让他亲掌文选司,这是给了他插手文选司的权力,不用顾忌吏部尚书和其他侍郎的非议,就能名正言顺地干预文选司事务。这让他在吏部,无疑是有了基本盘。
接过任务之后,杨景辰想到皇帝说的加衔,请示道:
“陛下,通政司加衔是什么章程,应该如何确定?”
朱由检想了一下,说道:
“如果九年考满,那就立刻升降。”
“如果六年考满,那就以登极恩在原官品级上加三级,正五品可授从三品加衔。”
();() “如果三年考满,就加两级。三年以下加一级。”
“如果还有殊勋、曾受旨意表彰,那就再酌情增加一到两级,列为推升候选。”
“先把六部郎中、员外郎的加衔拟定,确定常朝官人选。”
杨景辰领旨听命,揽下了这个任务。加衔的事情不但涉及负责官员升降的文选司,还涉及负责官员考课的考功司,给官员勋位的稽勋司,给官员加散官、命妇封号、按品级荫子的验封司,可以说整个吏部都被牵扯进来。
杨景辰领下这个任务后,就有了插手吏部各司的理由,他这个到吏部没多久的侍郎,会树立起威权。
同时,想到自己那位担任通政使的同乡,杨景辰询问道:
“陛下,加通政司职衔的官员,是否需要去通政司挂名?”
“参议、通政、参政,是否区分左右?”
朱由检想了一下,觉得挂名通政司会让通政使影响力太大,而且可能和真正在通政司办事的官员混淆。想到朝中的几个工部尚书、地方上的兵部尚书侍郎和各种御史,朱由检觉得加衔名称要规范一下,遂道:
“不用去通政司挂名,在吏部存档即可。”
“也不用区分左右,直接加参议、通政、参政二字,前面再加上南京,和实际通政司官员区分。”
“三个加衔的全称是:从四品南京通政司参议、正四品南京通政司通政、从三品南京通政司参政,以后照此办理。”
“地方督抚的加衔以后也要规范,加上南京二字,称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兵部侍郎、南京副都御史、南京佥都御史。不用区分左右,单纯作为加衔。”
“所有不是本职的加衔,都加南京二字,不再区分左右。这些有加衔的人吏部要单独造册,随时统计数量。”
给这些加衔都加上了南京二字,朱由检虽然没给南京衙门增加实权,却提高了南京在官员心中的影响。这样万一北京朝廷出问题,他们就能按身上的加衔在南京出任实职、补充南京朝廷机构。地方上有南京加衔的官员,也会从心里上接受南京朝廷号令,不致出现混乱。
这种用意,朱由检不会明说,他自己也觉得很可能根本用不到。但是考虑到南京朝廷在自己登极过程中无形中发挥的作用,他还是决定加深南京二字在人们心中的印象,防备可能出现的变乱。
都市职场姐弟恋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漂亮的女人,她们会用性感的伪装将你拉入无尽深渊...
212o年,人类科技水平再次迈上了新台阶。新种族的诞生,能令意识长生不死的虚拟元宇宙世界,可用时间抗衡绝症的冰冻技术,崭新的资本角斗场眼花缭乱的出现在了地球原住民的眼前。人类与aI如何共存?苟且偷生和自然死亡,哪一个更有尊严?迷茫,对抗,宣泄,呐喊,似乎已成了常态张云溪十八岁生日时,被保姆杀了全家,他怀揣着疑惑来到了一个叫青山神学院的地方。...
前生碌碌无为。后世,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不经意间的触电,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突然让他意识到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此他乐此不彼...
简介关于良缘悖论她被亲爹谋财,被亲姐姐谋命。重生后最大的心愿便是觅得良缘,然而良缘难觅,她遇到的都是疯子。懵懂幼子,久病老父,都是教人成长的。可惜穆旭东什么都没有。他的父亲四十二岁便战死沙场,他十七岁失怙至今,孑然一身,背负的唯有国恨家仇。元祚生为至尊之子,却错失至尊之位。生而为人,肩上总有卸不掉的担子,总有一件必须做的事。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受到的伤害,感受的疼痛,都必须默默承受。...
何瑾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费尽心思将大明搞得国富民强,四海升平,怎么就成了佞臣?难道是因为搞事情的过程中,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亦或者是个人魅力太大,跟皇帝的关系很铁?不就是边改革,边享受...
精品好书,尽在咪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