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 吹尽狂沙始到金(第3页)

当年八月,唐顺宗被迫禅位。李纯即位,史上称之为唐宪宗。

宪宗这个皇帝如果用现在高校里考察课标准打分的话,还是能得个“良”的。但是按照封建社会固有的政治斗争规律,王叔文集团不属于他的嫡系。于是,持续仅146天的永贞革新宣告终结。永贞革新的首要人物个个遭贬,刘禹锡自然也不例外。九月,他先是被贬为连州刺史(大体相当于现在GD省连州市市长),还没有来得及到任,宪宗就追发敕命,再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现在HUN省CD市一闲职,唐代往往安置贬谪官员)。刘禹锡在朗州度过了人生中的黄金岁月,九年后才得以返回长安。

刘禹锡永不服输的精神(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白璧寒冰般的品格(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忧国忧民的情怀(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克己奉公的执政理念(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是在长期的逆境中逐渐锻造出来的。他在忘我工作时,写过“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扬州春夜同会水馆夜艾独醒》)在抒发报国之志时,写过“感时江海思,报国松筠心。”(《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他在春风得意之时,笔下写过“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春日退朝》)他在心念魏阙时,吟过“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征。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征。”(《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甚至在贬谪路上,他还写过“行人朝气锐”(《途中早发》)。在屡经失意时,写过“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望夫石》)在饱经沧桑后,他写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在年过古稀的时候,他还能写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

当然,每个人的心情都有低落的时候,刘禹锡也不例外。当他三十四岁在朝中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有时看着白发苍苍的官吏,不知朝政革新何日方始,他也不免有些心急,“彩仗神旗猎晓风,鸡人一唱鼓蓬蓬。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阙下口号呈柳仪曹》)就作于此时。

但是,鲁迅先生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朗州这等蛮荒之地,在骚人易生悲怆之情的飒飒秋天,刘禹锡竟写出了足以令人震聋发聩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春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sǒu人狂。

试想,连诗圣杜甫都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多登台”。刘禹锡胸中若无豪情,笔下何来壮语

曹操篡汉自立,向秀违心入朝;洪承畴背主降满,汪精卫负民投敌。真正的君子,只有在身处逆境时,方能倍显英雄本色。

当王叔文丁忧,革新集团陷入危局时,刘禹锡的夫人薛氏欲借自己父亲薛謇jiǎn出任殿中侍御史入朝谢恩之际,为刘禹锡走宫中薛盈珍门路,脱离王叔文一党,留朝任事。虽说岳父薛謇是宫中巨宦薛盈珍的族人,但是刘禹锡不愿迎合薛盈珍,更不屑“大丈夫能屈能伸”之论,以“折腰摧眉,壮士不为”之辞,严拒岳父的援手。

人在难处想宾朋。刘禹锡遭贬之际,他也很希望朝中的故旧能够伸手拉他一把。可是,他首先考量的是朋友的安危。

刘禹锡被贬走到岳阳时,遇到了量移江陵法曹掾的韩愈。韩愈这时被征为国子博士,即将赴京就职。刘禹锡提醒他:

“韩十八兄回京之后,想必会听到诸多关于二王刘柳等人的故事传说。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等在位时,尚不可消弭,我等遭贬后,恐更无制。兄若知我,可不信之,兄若信之,我亦理解。小弟所虑者,唯君忠正刚直之秉性也。去年敢弹劾御前受宠之佞臣,又敢复言先帝禁言之宫市,天下人无不钦佩。然而,此时不若彼时。新皇登基,对持异议而惑众听者,绝无宽贷,倘若兄果真明了禹锡等蒙冤在身,亦望切勿直言恳谏,免触圣怒。若禹锡所料不错,定有好事者以叔文革新之事问之于退之兄,兄可尽遂其意,先求自保,我与子厚绝无半点怨言。”这等己在难处,却时时为朋友考虑的情怀,何其可贵

公元807年,刘禹锡自身处在被贬的蛮荒之地,可他心中却挂念着供职于京师、时任翰林学士的白居易。因为白居易是正人君子,刘禹锡担心他直言进谏危及自身安全,所以不远千里写诗提醒白居易:“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聚蚊谣》)“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辉。”(《百舌吟》)这等赤子之心在结党营私的政治环境中显得多么宝贵!

刘禹锡被贬朗州之后,转过年来,朝廷改元(元和)大赦,但宪宗皇帝痛恨王叔文集团,因此刘禹锡等不在量移之内。两年后,朝廷再赦,刘禹锡依然不在列。

胸怀大略的刘禹锡报国无门,心存苦闷。他在朗州过的是官无所司、空享奉禄的日子。在朗州过了仅一年左右,与刘禹锡相伴多年的坐骑暴毙。刘禹锡将马火化,骨灰盛于坛中,投入深渊。他还写了一篇《伤我马词》,中有“生于碛砺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青菰gū寒菽shū非适口,病闻北风犹举首”句。此文抒发了作者被贬朗州,不得骋其骥足、一展所长、报效社稷的悲伤之情。

与刘禹锡志同道合的好友也接连离开了人世。806年,革新集团首领王叔文被赐死;811年,年仅四十岁、王叔文集团中唯一幸免的吕温卒于衡州刺史任上;812年,在朗州常常与刘禹锡相伴的知己好友董颋tǐng和顾彖tuàn相继病故;同年,刘禹锡昔日的老上司,一直被刘禹锡倚重、希望能借其帮助重返朝堂的时任光禄大夫杜佑病逝;813年,相伴了刘禹锡走过从辉煌到落寞的十年人生路的夫人薛氏撒手人寰……

这一系列的打击,再加上常年水土不服,使身在谪籍的刘禹锡病倒了,病在大唐的秋天。秋风归雁,谪客先闻,更触痛了刘禹锡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

得知刘禹锡卧病,柳宗元自永州急忙寄来药方,并委托深得医术的高僧君素上人前来诊治。刘禹锡少年时曾与灵澈和皎然两位高僧学诗,此时被贬朗州,内心十分苦闷,希望找到“出世间法”。无奈,儒家思想已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身在江湖之上,心居魏阙之下”,其身世之悲总是与苍生社稷之忧紧紧地交织融汇在一起。他的灵魂已经与苍生血肉相融,无法割舍。虽然,刘禹锡在仕途坎坷、颠沛流离之中,时有消沉、彷徨、失望、沮丧乃至生出避世之念,然而,时时与国家社稷治乱同悲喜、与黎民百姓安危共忧乐的刘禹锡毕竟不是“五柳先生”,他只能心中往之,身入俗世。也正是佛教要旨的浸润,使刘禹锡的情怀更加坚韧博大,使他的情操更为直性高洁。在刘禹锡眼中,佛教世界是一个与黑暗污浊、尔虞我诈的俗世完全相反的纯洁世界,圣人般的刘禹锡将自己的心灵放置在那个纯洁的世界里,而为世俗所不容。

说起世俗,刘禹锡对当时的官场不可谓不厌恶。他曾说过:“《周礼》有云,士以上不入于市,以为市集乃纷乱下游之所在,传至本朝亦有此风俗。今日在此观市,市集之乱,尚不及庙堂之万一,令朝士入于市,何有惧焉倒是不宜令商贾入于朝,确是英明之策!倘使商贾入朝熏染,必定奸滑更甚,则害民益深!”

真正的勇者是看透生活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刘禹锡虽然厌恶官场、鄙视蝇营,但他兼济天下的志向不会变,光照后世的理想不会灭。814年十月,赵国公李吉甫奏请召还大批积年沉沦官员的奏折呈送宪宗后,猝然暴薨。宪宗以为忠臣之心不可不慰,于是下诏将刘禹锡等召回京城听用。

十二月,诏书到了朗州。刘禹锡九年来在朗州失去的青春、挚友、爱侣等等这一切,换来的是坚强无比的灵魂。九年来,刘禹锡在希望与失望的反复折磨中获得了内心的平衡,通过总结和反思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永贞革新的成败。在他的不惑之年,他对今后的人生该坚持什么、该放弃什么,看得格外清楚。同时被他看清楚的,还有形形色色的人。

815年二月,刘禹锡返回长安。时值桃花盛开季节。眼见距离朝觐圣上尚有时日,刘禹锡约上友人,到城中玄都观踏春。应友人邀请,刘禹锡留诗一首: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常言道:“诗无达诂”。刘禹锡构思这首诗的时候心中是怎么想的我们无从得知,可是有人却从中嗅到了损人利己借以加官进爵的气息。

时任宰辅武元衡是刘禹锡的政敌,他正对宪宗复召刘禹锡等回京之事闷闷不乐。这时,有人携刘禹锡玄都观桃花之诗来献。

武元衡览诗未觉有何不妥,但来人却道:“人言桃花轻浮,为花之下品者。那日玄都观中群贤毕至,复召官们都来拜谒,这‘无人不道看花回’岂非以下品之桃花暗讽朝中群贤,并嘲笑同僚是轻浮之人再看‘玄都观里桃千树’两句。人皆知玄都观居于九五尊位,则此处之千树桃花必指正占风华之人——非相公而谁最可恶者,乃‘尽是刘郎去后栽’,岂非讥讽相公您是在他刘禹锡走后才被提拔上来的依小人所见,圣上改元、上尊号亦在他被贬朗州之后,他去后栽之桃千树里,岂不是也包括了圣上”

武元衡带着忿忿之意来见宪宗皇帝。唐宪宗并非无道昏君,在唐朝历代皇帝中也算是有所作为者。可是当年他想当皇太子监国时,亲眼看见父亲唐顺宗病卧榻上,完全任由王叔文集团摆布,所以他十分痛恨王叔文等擅权乱政,将父亲用作傀儡;再者,宪宗登基之后,坊间流传他是弑父篡位(事实上这也很有可能是真的),宪宗疑心是王叔文一党制造的舆论,所以更恨王叔文等人。这次武元衡添油加醋地拿着刘禹锡的诗来告状,旧恨加新怨,宪宗一怒之下,不但将刘禹锡的新职定在了播州(现在的GZ省遵义市)刺史,而且连同刘禹锡一拨返京的复召官员几乎都遭到了虚擢实贬。

播州当时只有五百户,极度荒凉,是大唐疆域内下州之中的下州。柳宗元知道刘禹锡的母亲已近八十高龄,若刘禹锡果赴播州,则为死别。思索再三,他向时任御史中丞的裴度请求,请裴度恳求皇上,让自己去播州,让刘禹锡代替自己去任柳州刺史。因为柳州比播州距离长安稍近一些。

经过裴度的再三恳求,宪宗改授刘禹锡为连州刺史,就是十年前刘禹锡开始要去后来没去成的地方。连州有十万百姓,连州刺史是一个从三品的职位,不算低,比他原来的朗州司马(六品官)高许多,同时也意味着“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的诏令已被打破。缺点是地处蛮荒(岭南),远离政治中心。

815年五月,刘禹锡抵任。“这样也好,”刘禹锡心中自慰,“周易有言:‘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十余年磨砺,方知圣人之言诚不我欺也!有教训在前,日后修身养心,俟时待机,焉知无有一日可成姜尚之功”刘禹锡深吸了一口气,迈步走向人生的又一个起点。

此时海潮已至。有感于大自然的神威,刘禹锡挥笔写下了《踏潮歌》:

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

轰如鞭石矻kū且摇,亘空欲驾鼋鼍元驼音桥。

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条摇音。

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九零:初恋女友套路深

重生九零:初恋女友套路深

简介关于重生九零初恋女友套路深相亲结婚的丈夫是个隐藏的瘾君子,不但骗走了孟思晴的财产,还害得她身染重病。万念俱灰之下她选择了跳海,却被初恋所救,并陪着她走完人生最后的路。再次睁眼,她重生了,不是带着满心的恨与不甘,而是带着满腔的爱与不舍。前世错过的那个人,陪她走过人生尽头的那个人,这一世难道还甘心就这样错过吗?孟思晴决定主动出击,把他套得牢牢的,从校服到婚纱,从一无所有到富足美满,全部都是你呀!齐浩然被你套牢我心甘情愿,宠爱给你,钱给你,所有一切都给你。1v1甜宠都市重生...

三国第一悍匪

三国第一悍匪

一声龙吟震天下,万千龙气入青州。皇甫青,字无双,师承戟圣李彦,武道大成之后下山,收九大猛将,从青州开始,立青龙山,建青龙关,占山称帝,下封九王,雄踞一方。黄巾之乱后,他化龙而起!以青州为基础,带领九兄弟,征战天下,一统乱世。之后,人间无趣,他便携众兄弟,踏入修仙界,再创造辉煌,开宗立派,成为一代传奇。三国第一悍匪...

豢养人间

豢养人间

简介关于豢养人间神秘的八大密地在灵力海降临后融合在一起,昆仑内的争斗不息,人间的入口用尸山血海铺平,狩猎者也在脱离被豢养的命运。刘叶本可以作为道家的暗子逍遥这一纪元,可他偏要以身入棋,与那无敌主上斗个胜负,让人间不再是豢养场。...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在乡间考察的历史研究生苏泽,穿越到大明嘉靖年的闽南卫所。时嘉靖帝沉迷修仙,大修宫观。朝中奸臣当道,竞献青词谄媚君上。倭寇犯东南,辽东蠢蠢欲动。心学崛起,俗学情学带来了文化解放新风,又造就了大明落日前最繁荣的市井文化。觉醒了系统的苏泽,在这东南卫所肝着生活技能,能否将大明带上不同的轨道。又名我的老婆是海贼王,我在大明肝技能,打造海上日不落。已有高定万订,完本二百万字精品老书,请放心订阅。...

重生:首富还在上大学

重生:首富还在上大学

陈年本是陈家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乃是全村人的骄傲,开学不久却莫名其妙成了强奸犯,最终入狱八年,前途尽毁,郁郁寡欢,四十岁便撒手人寰他原以为这辈子会含恨而亡,然而,他却重生了,重活一世,他立誓要让当初陷害他的那些人付出千百倍的代价重生富还在上大学...

红龙只想为所欲为

红龙只想为所欲为

如果红龙的脑袋能倒掉半颅岩浆,世界便将迎来最为贤明的君王红龙书戴维阖上书页,一口龙息将它烧成了灰,并给自己整了瓶炎魔合剂。去他娘的狗屁理智。我,只想为所欲为!这是条只要践行七宗罪就能无限奖励自己的红龙莽穿异世界的故事。红龙只想为所欲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