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原来重制礼乐,就是要变法啊!”
“我说这两年的变化怎么大,一直不让人安稳。”
明白了重制礼乐的本质,徐霞客恍然说道。
去年他就打算北上京城游历,但是因为朝廷要清丈田亩大造黄册,不得已留在家里。
在看到朝廷连申家都动了之后,他和很多江南的地主,都不敢违抗朝廷。按照朝廷的政策分家析产,把出限额的田地设置为祭田、学田等公田。
徐霞客忙了半年,才完成这件事情。他向众人抱怨道:
“这朝廷也真是的,连每家有多少地、每亩地收多少租子都要管。”
“我父亲好不容易复振家业,如今却因为限田限租,需要把田地再次分开。”
作为江南有名的大地主,徐霞客祖上在国初的时候,就有良田千顷,将近十万亩土地。
当时提起江南的有钱人,必然会提到徐家。景泰年间允许捐纳之后,徐家还因为捐献粮食,从地方豪族转变为官宦士绅。
不过到了徐霞客的高祖父徐经这一代,生了一件大事,影响到徐家数代。
那就是弘治十二年会试漏题案,有关此案在后世最知名的,是唐寅唐伯虎因此落难。
不过这个案件的主角却不是唐寅,而是徐霞客的高祖父徐经。
当时徐经因为家中豪富、行事张扬,在参加会试时,被传言“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唐寅只是因为和他来往密切,被牵联进去而已。
最终在朝廷严查后,徐经和唐寅因为在会试前与主考官程敏政有金钱礼物往来,两人都被革去功名、削除仕籍。
徐经郁郁寡欢,一心盼着得到赦令,三十五岁就客死京城。自此徐家开始走下坡路,接连数代都科场不顺,甚至因此早逝。
在大明这个官僚社会,家里没有人做官,家业就会衰败。而且每一代的分家,都会让家族产业分散。
徐家到徐经一代还有四万亩田地,在徐经的三子二女分家后,徐霞客的曾祖父徐洽,就只有一万两千多亩了。
徐洽有五个儿子,徐霞客父亲徐有勉也有兄弟六人。这样分割下来,传给徐有勉的土地,不过几百亩而已。
徐有勉努力经营,方使家业复振,没有继续衰落下去。如今却因为限田令,又要被迫分地。
这让徐霞客不得不感叹家中多难,似乎自高祖徐经之后,徐家就一直不顺。
黄道周听着他的抱怨,关切道:
“我向来听闻徐家豪富,莫非贤弟家里,拥有很多土地?”
徐霞客摇头苦笑道:
“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没有多少。”
“我兄弟三人分了之后,每家只有三百多亩土地而已。”
“只是朝廷不但要对过百亩的家庭征收有产税,还限制地租不得过五成、每年收的租子不得过一石。”
“这田地的收益越来越低,不知何时才能重振家业?”
这番话引得很多人附和,他们对朝廷限田限租,心中有很多不满。
只是朝廷的命令强硬,租税又关系到乡试广额,他们只能把不满压下去。
陈继儒不愿谈这么敏感的话题,哈哈大笑着打趣道:
“你徐家想重振家业,那就只能封爵了。”
“十万亩土地,普通爵士的封地都没这么多。高等爵士的封地,才有十五万亩。”
“霞客小友至少要成为高等爵士,才能重振家业!”
都市职场姐弟恋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漂亮的女人,她们会用性感的伪装将你拉入无尽深渊...
212o年,人类科技水平再次迈上了新台阶。新种族的诞生,能令意识长生不死的虚拟元宇宙世界,可用时间抗衡绝症的冰冻技术,崭新的资本角斗场眼花缭乱的出现在了地球原住民的眼前。人类与aI如何共存?苟且偷生和自然死亡,哪一个更有尊严?迷茫,对抗,宣泄,呐喊,似乎已成了常态张云溪十八岁生日时,被保姆杀了全家,他怀揣着疑惑来到了一个叫青山神学院的地方。...
前生碌碌无为。后世,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不经意间的触电,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突然让他意识到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此他乐此不彼...
简介关于良缘悖论她被亲爹谋财,被亲姐姐谋命。重生后最大的心愿便是觅得良缘,然而良缘难觅,她遇到的都是疯子。懵懂幼子,久病老父,都是教人成长的。可惜穆旭东什么都没有。他的父亲四十二岁便战死沙场,他十七岁失怙至今,孑然一身,背负的唯有国恨家仇。元祚生为至尊之子,却错失至尊之位。生而为人,肩上总有卸不掉的担子,总有一件必须做的事。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受到的伤害,感受的疼痛,都必须默默承受。...
何瑾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费尽心思将大明搞得国富民强,四海升平,怎么就成了佞臣?难道是因为搞事情的过程中,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亦或者是个人魅力太大,跟皇帝的关系很铁?不就是边改革,边享受...
精品好书,尽在咪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