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门下省的最高长管叫侍中,副长官叫门下侍郎,下面是给事黄门侍郎,主要是侍奉皇帝左右,引导显示皇家威仪,规劝皇帝,建言献策,纠正错误,监督皇帝用药,管理玉玺等职责,相当于皇帝的贴身管家,但碰到国家大事,也会和中书令一起参议。
中书省设置监、令各一人,负责下达皇帝的命令,起草诏书,收集臣下的奏章呈给皇帝,辅佐皇帝执政等。置侍郎有四人,功高者主事,文书诏令,一般是归中书舍人管,由上而下的命令,皇帝一般用制、敕、册等,太子用令,亲王、公主用教,省到州用符,由下往上,用表、状、笺、启、辞、牒。后来中书监撤销了。中书令一般是皇帝信任的大臣担任,跟随皇帝左右,权力大,所以西晋荀勖才会说,夺我凤凰池。
秘书省设置监、丞各一人,郎四人,管国家的典籍图书,领导著作局,收集起居注,起居注就是皇帝每天干的事都要记录。
御史台,长官叫御史大夫,有的时候叫御史中丞,有的时候御史中丞是辅佐御史大夫的,依据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管监督百官。下面有三院,台院,侍御史隶属,殿院,殿中侍御史隶属,察院,监察御史隶属。
殿中省,管皇帝衣食住行等事务的,下面有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辇局,大家看名称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
司天台,掌管天文,历法等,日月星辰,风云天气之异都要上呈门下省和中书省,皇帝的言行不是每天都要记录吗?最终要将这些信息写进起居注中,一年之后将这些记录送到史馆中去,每年还要负责颁布历书于天下。
太常寺,长官叫太常寺卿,管礼乐,郊庙、社稷等事项,下面设了好多署,太乐署,太医署等。
光禄寺,长官叫光禄寺卿,管吃喝、朝宴啥的,下面有珍馐署等。
卫尉寺,长官叫卫尉寺卿,掌管器械,武器库等,下面有武器署等。
国子监,掌儒学教育等;少府,掌工匠,工程建造等。
宋代:
宋代时对三省还是不放心,因此职责也逐渐弱化了。中书省管日常的民政,宣誓诏令,各部门上奏的奏章、奏请、革新、内外之事。一些相对高级的官员的升降,它也管,还有亲王、妃嫔、官员等的册封也管。六部的一些检察文书还要送门下省去审核。
门下省管审核命令,纠正违法和失误的地方,提交给皇帝奏章,并申请盖皇帝的玉玺,中书省、枢密院过来的一些奏章、文件留底存档,对尚书事六部的一些法律条文等,进行审核校验,如果有问题,就会退回去,也复核大理寺案件,如果认为判的重了,也会预以纠正。
尚书省掌管施行这些命令,付给六部执行,弹劾御史的失职,六部不能决定的,尚书省决断,有所裁决的,送到中书省和枢密院。
使相,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平章事者,都可称为使相,也可以说行使的是宰相之职,但没有宰相的书敕,也就是证明,也就是顶个名头,无名无分。
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一开始,赵普为相,想要给他个副手,但不知道起个什么名,就问翰林学士陶谷,唐朝宰相之下一等是什么官,陶谷说,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于是选了参知政事。但是不当值,不掌印章,不上政事堂,俸禄减半,与赵普差别很大。后来与宰相同升政事堂议事了。有些时候,参知政事废,改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右丞来代替参知政事的工作。再后来又恢复了。
枢密院掌握举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事。武官、招兵、迁捕、屯戍、赏罚它都管,调动军队,枢密院遣使给降兵府。大事写好文书,交门下省审核,如果给称号,交由中书省命名。后来,枢密院管边事责任重大,就改为了与中书省同议,而这样,二者有时候意见不统一。
宣徽院宣徽南院使,宣徽北院使,总领助部门及太监等名单、郊祀、朝会、供应等,进贡的物品负责检视等。南院比北院要尊,二院各管一事。
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握制、诰、诏、令的撰写。承旨不常设,凡是立妃、封亲王、立宰相、枢密使等诏书,都有翰林学士院掌管。
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端明殿大学士,龙图阁学士、天章阁学士,有资望,皇帝顾问。
外官,因为五代时地方官经常不听中央的,所以一般是让文官来担任知州,设通判来辅佐,相当于副职。县级有县令、县丞、主簿、县尉等。
诸军都统制一开始出征,诸军不相统一,则提拔一人协调管理,不是官称,后来设置御营司,设置都统制。
元代:
中书令,典领百官,参决庶务,一般皇太子兼任,一般也就是象征性的。左右丞相居次,统六官,率百司,下面是平章政事,掌管机务,辅佐丞相。再下面就是六部。
枢密院,照管天下兵甲机密之务。行枢密院,有征伐之事,则设置行枢密院,如果是地方上的,则说某处行枢密院,比如西川行枢密院,江南行枢密院,甘肃行枢密院,河南行枢密院等。下面就是一些都指挥使司、都督府,如西域亲军都指挥使司,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照管宿卫、军储等事物。
御史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等,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地方上如江南诸道行御史台,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等。
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防,管的比较宽泛,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都管辖。如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湖广省,就是现在的湖南和湖北,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等,这个时候已经有现在省的雏形了。
宣慰司,掌管军民之事,分不同的道管理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向下传达,郡县有请,则传达给行省,如浙东宣慰司,和现在的地级市差不多。如果边陲有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
明代: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纠察百官,辨明冤枉,为天子耳目风纪。开始时,朱元璋设置三大机构,中书总览政事,都督掌管军事,御史掌管纠察,后来撤掉了御史台,改为了都察院。督察院设左右都御史,下面是左右副都御史,地方上有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十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各七人,陕西、湖广、山西各七人,云南十一人。地方上加都御史或副都御使的,有总督、提督、巡抚、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等。巡抚之名,最早是明懿文太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曾经巡抚陕西,后来永乐十九年,朱棣遣蹇义巡行天下,安抚军民。以后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都可以委派,结束后回京,巡抚停掉。一开始叫巡抚或镇守,镇守官兵,与御史不相统属,以后定都御史巡抚如巡防军务,加提督,如果涉及到多省,事情比较重大的,加总督,如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江西军务,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巡抚浙江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开始的时候不常设,有事的时候就设,完成了回京就取消,但后来就成了常设机构。从最初的设立来说,巡抚、总督不是地方上的官员,地方官是布政使,应该算是钦差差不多,他们对皇帝负责,只有参官员的权利,不能罢免地方官员,因为他们和地方上的官员不是隶属的关系,只能提交奏折让皇帝等决定,但一般皇帝会准奏,毕竟皇帝信任,只是到了后来,常驻地方,才成了地方官。
通政使司通政使掌管内外章疏复奏批驳之事。凡是下面有陈情建言,申诉冤枉,或告不法等事,以章奏闻。如果天下臣民信件密封的,在公厅打开,誊写副本,然后奏闻。
朱元璋还设置了衍圣公,孔氏世袭。是正二品,洪武元年授孔子五十六代孙孔希学袭封,管书、典籍等,授孔袭大为曲阜知县,此后由孔氏世袭,后来清代入关,有样学样。
清代:
总督、巡抚:总督从一品,上马管军,下马管臣,一般是管理几个省,综治文武,察举官吏,管理边疆大事。巡抚是从二品,抚安齐民,宣布德政,修明政刑,改革利弊,考核官吏,和总督一起依诏行事。一开始,督抚都是由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等兼任,也就是由监督部门的官员兼任,也是到地方上考察官员的,后来就放开了,有贤能的人都可以任。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专职巡抚,但没军事权,要管军事,会加提督的官衔,如山东巡抚兼提督。提督掌管军事,听命总督。直隶、四川、甘肃专置总督,官吏归其考核,加巡抚的兼官衔,按例巡抚受总督的节制。
内阁,内阁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各一人,国务大臣十人。总理大臣掌管参议机要。
外务部咸丰时,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命恭亲王奕xin领衔,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改为了外务部,增设翻译官十五人。宣统三年,改组内阁,去掉总理,改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光绪元年,定出使制度,设置分馆,总领事,领事等等,不说了。
就写到这里吧,太多太乱,不说了。
李云升穿越到了自己写的书中,成了当朝首辅。觉醒情绪系统,引发女帝情绪波动,可得奖励。二周目女帝这次我要拿回属于我的一切!然而。当她手握剧本,等着李云升入局的时候,却发现这剧情不对劲!...
简介关于五零饥荒,九姊妹共立新门户!又名中医学实习医生宁檬因意外穿越贫苦落后的五零年代,出生在连生九个女儿已送出去五个的绝户头家,不偏不倚,她是第六个。幸而上天待她不薄,养父母家有四个哥哥,还开着百年传承的酒馆。陶家把她捧在手心疼,又有现代物流仓库做保障,哪怕遇到改革,一朝回到解放前,她也没觉得日子苦。一场梦让大姐如梦初醒,带着三个姐姐开启奋斗之路。送出去的五个妹妹,也在众姊妹的努力下,一个个找回。什么招娣盼娣,带弟的名字全都改了,还不够膈应人的!她们是家有九凤,不是家有九盆水,转变观念,势在必行。谁说女子不如男,她要让这唐家九凤成为桃源村人人羡慕的真凤凰!注平行时空,请勿与现实挂钩,全凭作者想象!原因大家都懂,不要深究,谢谢合作!本文励志奋斗清醒女强文,感情为辅,欢迎入坑。...
简介关于福女当道果子铺南家大姑娘南书燕居然是瓷商归家大房早年丢失的女儿?不行,飞上枝头变凤凰这样的好事怎么也不能便宜了她。南老夫人欲想来个偷梁换柱,只是,此南书燕早已不是彼南书燕。既然老天让她重活一世,她便要讨回前世的债,偿还今世的情归家二老爷让她交出归家的掌家之权。南书燕我誓,此生绝不外嫁,必将归家技艺扬光大。霍炎此女够狠,甚合我意!...
本以为春风得意,不料却是别人手中的筹码,在人生这盘大棋中,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纵横开阖,因势利导,成为最后的赢家。且看主人公高原如何从小人物登上事业巅峰。...
简介关于倚天重生宋青书,完美开局逆袭张无忌,蠢!舔周芷若,当反派?鬼扯!穿越到武侠世界,成为武当七侠之宋远桥的儿子宋青书。这一刻,我已经想好了以后的美好日子!宋青书什么人,天赋绝佳,一表人才,背景强大,口碑极好完美人设!我循规蹈矩修炼,跟老爹学学管理,陪师祖张三丰喝喝茶。阻止张翠山夫妇自刎悲剧,哪怕失败也没事。张无忌在武当那2年,我照顾一下。闲暇之余,我去找一个叫朱元璋的要饭人,施加恩惠而不要回报。他遇见困难或者想做什么,暗中帮助几次。光明顶之战显露一手。等几年是什么概念!有一个号称武功天下第一的师弟,张无忌!以后皇帝是我好友!老爹是武林数一数二势力武当掌门。就这底蕴,这牌面,两道任何人见了我都会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宋少侠随着时间积累,张无忌越来越厉害,朱元璋越来越得势。背景无限放大。我逍遥于江湖,人生美事。逆袭张无忌?周芷若?反派?见鬼去吧!除非我疯了!...
uzi退役,江北穿越s2末期,网吧偶遇uzi看着屏幕里的vn,江北不禁攥紧拳头这样的男人,凭什么不值四保一这样的男人,凭什么不能拥有一个薇恩的皮肤全球流131分推全新四保一套路这一世,就让金雨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