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晒盐法已于齐实行,如今广开盐池,你有何看法?”始皇帝看向赵泗。
毕竟赵泗才是晒盐法和食盐提纯的倡者,晒盐之法又关系甚大,如今已经打算开始全面取代煮盐法,再询问一下赵泗,也好防止出现纰漏。
“那倒没有,晒盐之法远胜以前的煮盐法。”赵泗摇了摇头忽然又想起来了什么。
等等……盐铁专政……
“臣倒是有个建议。”赵泗抬头。
“讲!”始皇帝点了点头。
“盐金可由官府管控,实行专卖制度,不准民间私相售卖,如此寓税于价,民不得不税,又不见税,商不得囤货居奇,若有居心裹测之辈,亦不能大量私买金铸甲胄凶器……”赵泗侃侃而谈,却没注意到始皇帝的脸色越来越怪。
赵泗对盐铁专卖制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汉武帝和桑弘羊,盐铁专卖加强中央财政收入,对于方强有力的把控,对于国家来说都意义远大。
具体怎么实行赵泗肯定不会,但是赵泗也说了自己就是提个建议。
始皇帝脸色颇为怪异的看着侃侃而谈盐金专卖,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盖因为,如今的大秦,实行的本就是盐金专卖制度。
盐铁专卖制度,始于齐国管仲提出的官山海之策,即对盐和铁一起实行专卖。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控制山泽之利,也实行盐铁专卖。
九卿之一的少府,就是主管盐铁专卖,以给供养。
始皇帝看着侃侃而谈的赵泗,很显然,如果赵泗对大秦有足够的了解,是不会闹出来这样的笑话的。
不过想想倒也正常,毕竟赵泗少年漂泊海外,归来以后又居于蓝田,与世隔绝,迄今为止,对于大秦的了解恐怕就来源于读过的那么几本书。
念及于此,始皇帝忽又觉得,赵泗倘若在从未接触过官山海的概念之前能够通过粗浅的读书学习提出盐铁专卖政策……
始皇帝看着滔滔不绝的赵泗挑了挑眉,产生了奇妙的误解。
赵泗侃侃而谈盐铁专卖,丝毫不知道自己闹了个笑话,直说的自己口干舌燥,自觉已经将利弊说了清楚,这才停下来看向始皇帝:“臣未曾读过几本书,见识粗浅,陛下见笑了。”
说是这么说,但是赵泗相信,如始皇帝这般大智慧之人,仅仅是听到盐铁专卖这四个字,都会意识到其中巨大的好处,赵泗从来不会轻视这个一统下前无古人的君王。他也从不轻视古人的智慧。
有的时候,古人就差了那么一层窗户纸罢了。
自以为自己的文抄行为能够对始皇帝造成一定的启,却不料,始皇帝脸上只是带着玩味的笑容,回过身去从书架上取出几卷竹简扔到自己怀里。
赵泗下意识的接过几卷竹简,只见始皇帝踱步开口道:“这几日驺奉会留于蓝田,夜观象,以确保时无虞,你虽读了些书,但未曾进学,若有不解之处,可以多作询问。”
始皇帝知道,驺奉很想和赵泗谈论海上的话题,他当然愿意给驺奉这个机会,毕竟阴阳家还要承担大秦正式考察世界的任务,当然,始皇帝也知道,驺奉对赵泗颇为眼热。
对于驺奉的小小私心,始皇帝丝毫不在意,因为决定权从来在他的手中。
赵泗点头,他确实需要一个合格的老师,书读的越多越觉得读死书不行,哪怕有现代的知识相互印证,但是赵泗依旧觉得自己有很多方读的并不通透,驺奉再怎么说也是阴阳家当代代表人物,曾经为大秦正命怒喷百家的大能,用来教导赵泗可以说绰绰有余。
至于说驺奉是阴阳家?赵泗读的书是法家的?
那并不重要,诸子百家一大抄,你借鉴我的,我借鉴伱的,更不用说这个时代诸子百家的学术争端极度焦灼,想要击败对手,毫无疑问就要做到比对手更懂对手,宋朝主导灭佛的那一堆文人,哪个不是精通佛学?
驺奉能成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其学术造诣自然也并不局限于阴阳家。
况且,赵泗读的书是法家的书,但对其他学派并无偏见,他很乐意接受阴阳家的学问,乃至于诸子百家的学问,他的根,是现代人,而不是这个时代的任何一家。
赵泗接过竹简,见始皇帝已经抬手,知的准备离去,却不料始皇帝并非赶人,而是扔过来一枚玉佩。
“近几日,照看好三种粮,如有任何意外,可凭此玉佩,直入宫禁!自由行走!”始皇帝笑了一下。
都市职场姐弟恋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漂亮的女人,她们会用性感的伪装将你拉入无尽深渊...
212o年,人类科技水平再次迈上了新台阶。新种族的诞生,能令意识长生不死的虚拟元宇宙世界,可用时间抗衡绝症的冰冻技术,崭新的资本角斗场眼花缭乱的出现在了地球原住民的眼前。人类与aI如何共存?苟且偷生和自然死亡,哪一个更有尊严?迷茫,对抗,宣泄,呐喊,似乎已成了常态张云溪十八岁生日时,被保姆杀了全家,他怀揣着疑惑来到了一个叫青山神学院的地方。...
前生碌碌无为。后世,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不经意间的触电,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突然让他意识到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此他乐此不彼...
简介关于良缘悖论她被亲爹谋财,被亲姐姐谋命。重生后最大的心愿便是觅得良缘,然而良缘难觅,她遇到的都是疯子。懵懂幼子,久病老父,都是教人成长的。可惜穆旭东什么都没有。他的父亲四十二岁便战死沙场,他十七岁失怙至今,孑然一身,背负的唯有国恨家仇。元祚生为至尊之子,却错失至尊之位。生而为人,肩上总有卸不掉的担子,总有一件必须做的事。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受到的伤害,感受的疼痛,都必须默默承受。...
何瑾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费尽心思将大明搞得国富民强,四海升平,怎么就成了佞臣?难道是因为搞事情的过程中,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亦或者是个人魅力太大,跟皇帝的关系很铁?不就是边改革,边享受...
精品好书,尽在咪咕...